溶劑型油性色漿的應用及涂料色漿的調色方法
溶劑型油性通用色漿一般選用合成樹脂作為載體,例如醛酮樹脂,丙烯酸樹脂等。也有選用一些無樹脂或類似增塑劑的體系。
選用通用性色漿注意以下幾點:
1、加入一定濃度是否對光澤有影響。
2、是否在相容性方面有影響,例如顏料絮凝,溶劑不能互溶。涂料里的溶劑是否對通用色漿的樹脂有副作用。例如醛酮樹脂由于耐醇性不是很好等等。
3、對粘度是否有影響。有些對粘度要求較高的品種。例如硝基漆。是否對粘度有明顯影響。
4、耐溫性方面是否達到,或者耐黃變性能是否可靠。
5、醛酮樹脂由于耐醛性不是很好,一般不被推薦用于作酒精耐受性試驗的涂料,比如某些特殊木器漆、塑料漆等等。
6、醛酮樹脂的耐溫性較差也使它的應用受到了部分限制,比如某些烤漆(烘干溫度>150度)就應該測試它對溶劑型涂料成膜性能和耐黃變性能的影響。
溶劑型涂料更多采用原色漆為主,色漿為輔的調色方法,為什么?
1、溶劑型涂料采用的環保樹脂和溶劑的品種非常多,成本壓力也較大,而且對光澤等要求也較之性涂料要求高很多,所以一般的溶劑型涂料的調色主要采用原色漆為主,添加部分通用型色漿調色。
2、溶劑型建筑外墻涂料一般是以丙烯酸類樹脂為成膜物質,選用大量的填料和部分鈦白粉做骨料,顏色也多以淺淡為主,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別。
淺色 :色漿總量為1%以下,黑色漿0.5%以下
中深色:色漿使用量為1%-3%之間
深色:3%以上(遮蓋能力達到95%以上)
注:確定主色調,但不代表主色調色漿加的多。首先考慮無機類,再考慮有機類。
在配中深色漆時,要降低鈦白粉的用量,以降低消色力,提高著色力。在調特別深的顏色時,使用接近于“0”鈦白含量的白漆。特別鮮艷、亮的顏色選用乳液量多的。
色漿的選用種類多,調出來的顏色偏灰暗。反之色漿的選用種類少,調出來的顏色較亮麗、飽和度好。
1. 色漿的著色強度(著色力)
著色強度是一個重要指標,它反映色漿的色濃度、展色性能及顏料分散體絮凝情況。數據是按顏色已達到國際標準深度(ISD)的1/25所需顏料漿的份數來衡量,數值越小,著色力越高。數值代表需要色漿的克數加入白色基礎漆中:乳膠漆中—白色基礎漆鈦白含量為25%(1/25ST)
2. 色漿的相容性(展色性能—指研法)
色漿與使用體系的相容性是影響色漆的浮色發花、絮凝和有些漆膜表面缺陷的關鍵。如果色漿的細度不夠,分散性能不好均導致色漿展色性不好,會影響色漆的重現性。
3. 色漿的分散性能(絮凝程度)
色漿的分散性能不好,色漿中顏料絮凝體與基料中的白色顏料、填料顆粒的遷移性差異比較容易體現出來,這種差異往往使顏料絮凝體不再均勻分布,當成膜因漆膜內部在溫度、密度和表面張力上存在的微小差異,顏料絮凝體和漆基自然參與這種運動,顏料絮凝體隨之分離,導致浮色和發花。若色漿分散性能好,則可以避免浮色和發花的產生。
4. 色漿的耐光性、耐候性
耐光性:1級為差,8級為好
耐候性:1級為差,5級為好
5. 色漿的顏料含量
色漿的著色力與顏料含量并不是成簡單的正比關系。相同的顏料含量。其細度不同著色力也有很大差異。
6. 色漿的細度
細度是反映色漿的著色力分散效果和儲存穩定性的一個直觀指標。一般對于同一顏料色漿來說,粒徑越小,比表面積增大,因而遮蓋能力也就增大了,著色力也越高;細度越小,光澤就越高,分散效果和儲存穩定性就越好。當然,色漿的細度并不是越細越好,因為當粒子變小,其比表面積增大時,吸收的光能量增加,受破壞的程度也增加,導致其耐候性降低;并且粒徑過小在涂料成膜干燥時,隨著水分的析出,色漿一起向表面遷移,易造成配色不準和墻體色差。
7. 色漿的耐酸、堿性
8. 外用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:a.耐光耐候性;b.耐酸堿性;c.與使用體系相容性;d.著色強度、遮蓋力及展色性;e.色漿與色漿質檢匹配性;f.色漿的儲存穩定性